河南晒出五年环保亮眼“成绩单”
坚决扛牢“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持续开展污染场地排查;研究夜间加油优惠政策,全面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和臭氧生成……5月2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开局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系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住建厅等单位负责人,介绍河南省“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十四五”期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关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回应社会关切。
五年来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据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仲田介绍,“十三五”时期,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克难攻坚,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绩。经生态环境部认定,2020年全省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均为“优”,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大。
王仲田表示,这五年,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制定35部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法规、22项地方标准。
这五年,河南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深入开展净土保卫战,全省PM10、PM2.5等比2015年分别下降34.6%、32.5%,重污染天数下降60%,蓝天白云已成为常态。全省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及干渠河南段持续保持Ⅱ类以上水质,保障了河南省及京津冀地区群众饮水安全。
努力建设生态强省,让“蓝天白云”常驻
“目前,我省结构性污染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风险仍然存在,环境违法问题时有发生,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王仲田表示,“十四五”期间,河南省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减少排放总量,有效防控环境风险,努力建设生态强省。重点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持续改善大气环境。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以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为重点,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实施重点区域联防联治,重点降低PM2.5和控制臭氧,继续抓好“七控”:控尘、控煤、控排、控车、控油、控烧、控烟花爆竹,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努力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常驻河南。
稳步提升水环境。持续抓好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河湖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等标志性战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努力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保障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确保农用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加强种植养殖污染防治,排查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牢固树立底线意识、风险意识,紧盯“一废一库一品”(危险废物、尾矿库、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及时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坚决扛牢“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保护一直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河南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区,在保障“一渠清水永续北送”方面有哪些举措?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师伟表示,“配合发改等部门认真评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方案的实施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快编制实施‘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谋划实施一批工程项目”。持续组织做好丹江口库区水源保护区、汇水区及输水总干渠沿线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进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严把新上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格禁止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建设,坚决遏制新增污染。做好实时监测分析,实现丹江口库区、汇水区和主要河流、重点部位水面陆地立体化、全覆盖监管,严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臭氧污染一直是夏季老百姓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和难点。“臭氧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全省夏秋季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焦飞表示,河南省将对重点行业企业、企业集群和园区以及油品储运销等进行全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和监管,大幅减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广大群众从身边做起,坚持绿色出行,车辆尽量夜间加油,我们现在正在组织开展夜间加油优惠政策的研究,提出夜间加油也就是每天晚上8点到次日清晨6点间加油会有一定的优惠,全面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和臭氧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