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法治建设画出路线图
5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省委近日印发的《法治河南建设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和《河南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作了介绍和解读。
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绩效目标考核体系
省司法厅法治调研督察处处长陈东升介绍,《规划》在遵循《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情况作了细化和创新。
《规划》提出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出台河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等细化举措;提出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等工作举措;提出党委常委会每半年至少听取一次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绩效目标考核体系的具体措施。
《规划》强调聚焦建设“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河南,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探索区域协同立法。提出完善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机制、推进少年审判和家事审判融合发展、深化监狱戒毒人民警察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等。在宪法实施方面,《规划》提出依托省内高等院校建立宪法理论研究基地。
《规划》将我省创新实行的“1543”政府立法机制作为经验做法加以完善和推广,并探索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深入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全面实施“1211”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等。
将法治元素融入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
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成员、省司法厅副厅长鲁建学介绍,《实施方案》由7部分组成,明确了29项重点任务,绘就了我省“十四五”时期法治社会建设的“时间表”“施工图”,对中央提出的工作任务目标进一步细化充实,突出了河南特色。
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时志强介绍,《实施方案》对弘扬法治文化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
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法治文化公园、广场、长廊、宣传栏等阵地全面覆盖、提档升级,把法治元素融入长征、长城、大运河、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融入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持续提升“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建设水平,加快构筑全国法治文化新高地。
繁荣发展法治文艺作品。依托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挖掘传统法律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融合发展,鼓励、支持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
不断丰富群众法治文化生活。充分利用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会和农贸会、庙会、各类集市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加快培育“法律明白人”。组织开展“法治为青春梦想护航”、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
记者徐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