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托、上门、医养…… 郑州哪个社区的养老服务最便民?
目前,郑州市有147万余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地安享幸福晚年?
10月18日起,大河报推出了社会治理的数据化产品“郑州小区Top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今天,大河报带您聚焦“郑州养老服务最便民的社区”。在您家门口,有哪些比较好的社区养老中心?它们是如何在家门口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居家养老,一个电话有人上门服务
10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郑州市二七区嵩山南路85号院,和煦的阳光,丝丝暖意。微风吹过,树上不时有黄叶飘落,院子里有老人正带着孩子在遛弯玩耍。
从大门口进来,顺着主干道穿过几栋居民楼后,大学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就坐落在这里。该养老服务中心2500余平方米,共分4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在二层,记者看到,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评估中心及书画室等。
三层有20个床位,窗明几净,收拾得干净利索,当天入住的有7名老人。69岁的张新民就是其中一位。他老家在开封,目前也在该小区居住,也是第一批入住的老人。
张新民是专门过来陪老伴的。老伴老年痴呆,一个人照顾老伴有点吃力,和女儿商量后,就来到了小区内部养老中心。
“社区养老真好,离家近还方便,没事还可以回家看看。”说起养老中心,张新民连连感叹,这里环境不错,有人陪着聊天,吃饭还有专门的餐厅,已经在这里住习惯了。
该养老中心工作人员张翼介绍,他们主要模式一是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而且整幢楼覆盖了SOS紧急呼叫系统,老人只要有需求,就能立刻过去。她告诉记者,附近老人都可以来,通过评估只要达到标准就能入住。
除了大学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在管城区的社区养老中心,一个电话就能预约上门提供托老养老服务。
今年40岁的张艳芳,是管城区心连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家就在附近住。10月19日下午两点多,她接到青年路6号院一位老人预约上门服务。到达后,张艳芳先是帮助老人按摩,后又清理家中卫生,然后骑着电动车又帮助老人把废品卖了9元钱,给老人拿了回去。
“一个月工资5000多元,离家近还能照顾家。”张艳芳说,有时一天能去五六户老人家干活,每家两个小时,“虽然辛苦,但过得很充实。”
医养结合,这里生活和家里一样好
中午时分,到了就餐时间,记者在中原区建设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三楼看到,10多名老人正在此就餐。
当天中午三菜一汤,主食有米饭和馒头,还有水果。三个老人一桌,吃饭间大家有说有笑。有老人吃完饭站起来离开,工作人员就会立即上前搀扶,唯恐摔倒,呵护有加。
“给。”一位老人用白勺子盛了一勺炒鸡蛋,伸长胳膊送到了另一位老人面前,“你不是最爱吃炒鸡蛋吗?”说着另一老人接了过来,慢慢送到嘴边。送人吃炒鸡蛋的老人是赵阿姨,满头银发,今年89岁。老伴陈叔,身体有病,脚肿不方便。老人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孩子67岁,小的也56岁了,都有各自的家。
“老伴个子大,我一个人弄不动。”赵阿姨介绍,老伴住了14天院后回到家,几个孩子轮流做饭,晚上还要住下,有的身体也不太好,给孩子累病了咋办?雇保姆吧,不方便。
最终,他们来到了建设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两个人一个标间,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孩子们愿意,我也愿意,解决了后顾之忧,我们来也是为了他们着想。”老人告诉记者,几个孩子都很孝顺,这里离家又近,一周来好几趟送吃的。床是升降床,还有护栏,有啥事直接按呼叫器,工作人员很快就会赶到。
此外,这里还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血压高了身体有哪里不舒服,他们就会过来查看。
在建设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后院,凉亭下有几名老人正在交流乐器心得体会,屋内有老人在练毛笔字。
该养老中心党支部书记马邦博介绍,建设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是今年7月1日试运营的,目前住了120名老人。“医是基础,养是核心,我们为老人提供常见病治疗、慢病管理及康复服务。不仅可以提供医疗养老服务,同时还能辐射两公里内的老人居家上门服务,打造了家门口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马邦博说。
在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郑大五附院托管设立了医养结合中心,以“互联网+”为抓手,构建出“医-养-社-家”的主动式居家养老模式,也深受广大老人的欢迎。
日间料理,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当天下午,记者赶到了位于金水西路和嵩山北路交叉口附近的西站东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昔日老旧小区,蝶变温馨家园。”这里此前是一排商户,之后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专门建成了现在的日间照料中心。就像家里一样,一室几厅,客厅摆放有沙发、电视等物品,闲暇时间老人们可以在一起聊天,品茶。由于老人大多都在休息,记者不便上前打扰。
现场记者看到,日间照料中心南侧临街是一排透明的落地窗,午后的阳光洒进来,暖洋洋的。一名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推着轮椅上的一位老人,老人腰部用绑带固定,两脚放在轮椅踏板上,在走廊里往返移动。
老人是江西人,今年83岁,年轻时候就来郑州了,是一名退休工人。说起这里的工作人员,老人竖起了大拇指称赞。
老人的大女儿张女士介绍,她妹妹家就在后边一条街上,离日间照料中心约2公里。父亲有脑梗后遗症,刚开始家里请了个保姆,但是父亲任性,每天躺在床上,在家状况很差,和老年痴呆差不多,让她和妹妹着实有点受不了。
后来,就来日间照料中心考察过几次,感觉条件还不错,就把父亲送了过来。刚开始还有顾虑,担心适应不了,隔三差五过来看望父亲。
“没想到父亲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化很大。”张女士告诉记者,可能是集体生活老人多的缘故,在家时把菜打碎父亲都不吃,爱耍小脾气,现在蔬菜也吃了,人也长胖了。“还能独唱,虽然很难听,但确实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惊喜。”
“日间料理中心有餐厅,家里不想做饭了就到这吃。”家住西站路82号院的一位老人说,以前每天上班,退休后还要帮忙带孙子、孙女,现在都大了,该享福了。“家门口养老确实方便。”老人介绍,有时候在家里做饭,跑很远路程去买菜,回来还要洗菜,忙活大半天,吃完饭还要洗刷,对于腿脚不便的她来说,存在很大的困难。现在好多了,离家很近,日间照料中心又紧临月季公园,环境很好,交通便利,旁边就是公交车站。
“早餐5元,午餐8至10元,晚餐6元。”老人告诉记者,午餐两菜一汤,都是套餐,每天菜品不一样,吃不饱还可以继续加菜,“尤其菜做得软、烂、淡,很符合我们老年人口味。”
声控开灯、关窗帘,老人摔倒会报警
记者走进丰产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让人眼前一亮。室内AI、5G、物联网、智能洗澡机等一些高科技到处都是。大厅内的智能机器人,还能够引导顾客参观。
该养老平台中心主任徐婷婷介绍,该养老服务中心入住的大多是一些失能失智老人。房间内铺设有智能地板,一旦老人摔倒,地板就会立即报警,系统也能关联到老人子女,他们就能收到信号,及时到达。
像这样的“装备”,老人入住房间都是这样,根据老人需求,也能配备到老人家里面。
“小度,小度,开灯、关上窗帘。”在该养老服务中心一个房间,记者亲身体验发现,室内立即就会开灯,并拉上窗帘。
徐婷婷告诉记者,这些智能设备不仅方便了老人,也方便了护理员的工作。助浴室配备的全自动洗澡机,不仅能为老人洗澡,还能自动冲浪。此外,有洗澡床、轮椅式沐浴椅,能够满足不同老人的洗浴需求。
同时,该中心还配备有11台AI摄像机,通过智能分析,辅助发现老人异常行为状态以及手势求助,并产生预警信息实时推送至护理站,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救助老人。
据了解,自2019年起,金水区为辖区内4401位老人开展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专项服务,并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前已将9900多位独居、空巢、失能老人列入居家巡访对象。
郑州724个社区养老中心,咋服务好147万余老年人?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好点的养老中心每人一个月费用需要四五千元,一些退休老人称退休工资还不够用,又不想跟自己子女要。此外,个别养老中心面临选址难问题,主要受到部分小区业主的反对,感觉养老中心建在小区居民楼,健康的老人还好说,碰到有疾病的老人,担心影响大家的日常生活。随着养老中心的不断增加,部分养老中心服务质量和工作人员护理知识有待提升。
走访中,部分老人坦言,年龄越来越大,亲情不能断,虽然养老中心待遇各方面都不错,但还是希望孩子们能够经常过来看看他们。“哪怕陪我们说会儿话,对我们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对此,郑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郑州户籍老人有147.39万人,整个郑州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一共有724个,下一步还会召开现场会,重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居家养老这一块建设,完善服务功能,这一次各区打造的养老中心亮点比较多,都能当观摩点。二是要突出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补充,形成医养康养结合特征明显、“大中心+小中心+数字化”的格局,合理有序布局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完善覆盖全市的智慧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高效化、人性化、体系化、嵌入式的养老服务。
记者了解到,为加快推进社区照料设施建设,去年4月,郑州市新增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20个。
到2022年,郑州将通过实施“百千万”温暖工程,建成高水平的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0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00个,培育养老护理员10000人;通过品质提升工程,培育发展有规模有品质的养老机构100家左右。到2025年,郑州居家养老实现城乡统筹、全面提升,机构养老实现多样化、品质化、品牌化。
郑州养老服务最便民的社区TOP榜
中原区桐柏路街道西站东社区
管城区心连馨社区
二七区福华街街道下辖社区
管城区西大街街道平等街社区
二七区京广路街道祥云社区
惠济区大河路街道天河社区
金水区丰庆路街道普罗旺世小区
金水区丰产路街道下辖社区
二七区大学路街道下辖社区
中原区建设路街道下辖社区
(注: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