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缩脖沙洲上 黑鹳隐身苍鹭中
本版图片均为记者在郑州黄河湿地现场拍摄。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刘瑞朝 通讯员 武蓓/文 记者 白周峰/摄影
雁落平沙,黄叶芦花;长河浩荡,白鹭野鸭。立冬时节,深秋时候,天气渐凉,候鸟群翔,飞落郑州黄河湿地,候鸟迁徙又到高峰时段。
位于我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的中线通道上的郑州黄河湿地,已成为野生鸟类特别是冬候鸟重要的越冬地、停歇地和觅食地。每年在这里越冬的候鸟数量接近一百万只,萧瑟寒冷的冬天,郑州黄河湿地怎一个热闹了得。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黑鹳、白枕鹤、大鸨等,已纷纷“宛在水中央”。11月16日,大河报记者跟随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监测人员,走进郑州黄河湿地,见证“万类竞自由”的和谐场面,了解选择在郑州越冬的冬候鸟的生存状况,捕捉它们的生活“小细节”。
镜头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栖息郑州黄河湿地
11月16日上午,黄河惠济段。站在岸边,放眼北望,俯仰之间,能直观地感受到新的一股冷空气的到来。北风沁人,吹面如冰,呼呼灌耳,时不时有灰鹤乘风扇动翅膀,翱翔在大河之上。
1个多月前,黄河秋汛,洪峰过境,浑浊的黄河水浩浩荡荡,奔流向东不复回。如今,随着秋天深入,水落而滩出,河道之间,蜿蜒着一道道不规则的沙洲。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鸠者,鸬鹚也。远远望去,沙洲上的普通鸬鹚缩着脖子,站在浅水中,如穿着一身黑衣。
前几天,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监测科科长赵宗英曾在这个地方观测到6只白枕鹤。它们可不是一般的鹤,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支起观测设备,拿出望远镜,将远处的沙洲拉近镜头,这些白枕鹤竟然还在沙洲之畔、芦苇之前。
尾巴暗灰色,上身石板灰色,后脑勺毛羽呈白色,综合判断,确是白枕鹤无疑。和前几天不同的是,白枕鹤的数量又多了一只。
赵宗英说,全世界鹤类共有15种,其中中国分布的有9种,而在郑州黄河湿地观测到的就有白鹤、白头鹤、白枕鹤和灰鹤等4种。其中,灰鹤比较常见,白鹤、白头鹤、白枕鹤都较为稀缺。它们也不经常来郑州黄河湿地,不过最近几年频频被观测到。
相比较白枕鹤,沙洲上歇息着不少苍鹭。它们大部分都沿着沙洲边缘,零零散散站成一排,乍看如白色的音符。草丛之中,也站了一些苍鹭,拉近镜头,仔细观察,竟然还隐藏着意外惊喜,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缩着脖子,躲在几只苍鹭之中,在这个天然的“避风港”里闭眼歇息。
镜头2
小天鹅一家三口悠闲觅食
大批冬候鸟在黄河郑州段过冬
正是“霜风凄紧,关河冷落”之时,郑州黄河湿地也迎来了候鸟迁徙的高峰期。赵宗英说,进入10月,候鸟陆续南迁,来到郑州,有的在郑州做短暂停留,有的则选择留在郑州,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沿着黄河向东行进,到了中牟段,黄河河道更为开阔,而随着水位的下降,更大面积的沙洲露了出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孟浩然这句诗中的意境,随处可见。沙洲、浅水,成为候鸟们落足、觅食、栖息的绝佳处所。赵宗英说,有时会有四五千只大雁飞来,降落在这一带的沙洲之上,但这种场面可遇不可求。
站在黄河岸边,注目远处的沙洲,才发现有不少候鸟正在里面活动。“翘鼻麻鸭,4只;斑嘴鸭,16只;绿头鸭,42只;苍鹭,12只;普通鸬鹚,15只……”赵宗英一边数,一边讲不同鸟类的数量告知同事。再往远处望去,浅水中黑压压的一片,超过150只野鸭正在水中觅食。上述鸟类,准确来说是郑州的冬候鸟,绝大多数都是要在郑州越冬。
令赵宗英兴奋的是,沙洲上活动着50余只鸿雁。“郑州黄河湿地内豆雁比较多,鸿雁整体上还是比较少见的。”赵宗英说,没想到这个地方一下子发现了50余只。
意外惊喜还不止一个。浅水中,还站着三只小天鹅,其中一只毛色还是灰色的。这是一家三口,两只成年小天鹅,带着一只亚成体小天鹅,来到郑州黄河湿地做短暂停留。
【监测】
鸟类从169种到272种 每年在保护区越冬的候鸟总数近百万只
从巩义到中牟,从丘陵到平原,从中游到下游,黄河在郑州由地下河变为地上悬河,河面变宽,流速变缓,河道易滚,季节水位变化较大。
这里水域面积广阔,淡水资源丰富,是郑州市重要的水源地和区域小气候调节区、稳定区。郑州黄河湿地,也是我国河流湿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是我国中部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湿地之一。赵宗英说,这里生物资源丰富,生态价值极大。黄河湿地有维管束植物80科284属598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95种。通过连年监测,每年在保护区越冬的候鸟总数近百万只。特别是大鸨为世界濒危、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内东方亚种仅有2000只左右,保护区连年观测到稳定的越冬种群,最大种群达140只。黄河湿地作为大鸨的越冬地,也引起了国际保护组织和国家有关专家的关注。
记者了解到,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2004年11月经河南省政府批复成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是省会郑州唯一的自然保护区。
“2004年保护区刚刚成立时,当时监测到的鸟类共有169种。”最近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鸟类选择在这里生存,鸟类数量已发展到27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1种。
【分析】
滩涂广阔、水草丰美、鱼虾充足是候鸟“关注”郑州黄河湿地的重要原因
秋深冬来,天气寒森,越来越多的候鸟来到郑州黄河湿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吸引大批候鸟落脚于郑州黄河湿地,或选择在此越冬,或补充能量,随后继续南迁?根据了解,郑州黄河湿地处在黄河中下游过渡地段,位于我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的中线通道上,是野生鸟类特别是冬候鸟重要的越冬地、停歇地和觅食地。当然,吸引候鸟落足的重要条件是食物来源。前几天,大河报曾关注在郑州市区越冬的上万只乌鸦,它们每天白天都会飞到黄河滩区觅食。记者在采访候鸟迁徙时发现,不少乌鸦混杂在南下的候鸟中间,寻找食物吃。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相关人士说,每年秋冬季节,到次年春季,滩涂广袤的黄河湿地,水草丰美、鱼虾游弋,往往吸引来自北方的近百万只珍禽候鸟来此停歇或越冬。
野生水禽是监测湿地生态环境的指标性生物。“万类霜天竞自由”,说明湿地生态良好;反之则说明湿地生态差。而正因为近年来郑州黄河湿地环境的持续改善,才获得越来越多候鸟的青睐。
【改变】
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建设
郑州黄河湿地,渐成为鸟类的天堂。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时节,在“大河萧萧芦荻秋”的环境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正在落实之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郑州市以黄河生态保护为统领,持续推进黄河湿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实施退耕还湿、鸟类栖息地保护等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建设,保护区内人为活动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也是鸟类聚集郑州市的主要原因。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上述人士说,他们已全面做好迎接越冬候鸟“大军”的准备,进一步加强日常巡护巡查和监测工作,确保越冬珍禽在黄河湿地安全栖息、越冬、迁徙。
不过,在采访过程中,大河报记者注意到有部分群众涉险进入黄河河道中间的湿地,开展零星的捕鱼活动,惊起附近正在休憩的候鸟。为此,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提醒广大钓鱼爱好者、鸟类爱好者,请与鸟类保持安全距离,不干扰它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