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网络 2021-05-29 10:25:32
浏览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南阳市考察时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神农尝百草,药性自此明。”中医药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独特药方,中医药文化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之一。千百年来,她穿越悠远的历史时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契合,越来越具有人文关怀、文化属性和多元价值。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追求的不断提升,“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性认知和养生取向,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推崇,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目前,中医药文化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系统的理论体系等,已经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流行歌曲《本草纲目》唱出了中医药文化的自信。中国外文局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中医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排在第一位。让这笔宝贵的财富“赋能增值”,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更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扬光大的重要举措。

毫无疑问,在青少年群体中推进中医药文化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情,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棋子。一则,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中医药文化,能在这个年龄群体中集中展现中医药文化魅力,培养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二则,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健康素养,使他们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添砖加瓦;三则,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让更多的青少年钟情于中医药文化,是培养文化自信的一条路径。

然而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青少年人群对中医药文化的关注、认知与接受程度还相对较低,甚至可以说,中医药文化知识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了断层,许多青少年缺乏对中医药文化最起码的感性和理性认知。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发布的《中医药民众认知度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访的17岁以下年龄段人群中,首选中医为治疗手段的比例仅为17.5%。”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真的是十分需要“从娃娃抓起”!无论何种形式的中医药文化,都需要将其与孩子们的生活空间和成长环境联系起来,和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中医药文化滋润更多孩子的心田,培养起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

学校可因地制宜设置相应的校本课程,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了解针灸、刮痧、贴耳豆等中医药、中医学知识。同时,可以通过组织研学旅行,让学生参观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标本馆、中医药种植基地等,进行必要性的、基础性的中医药科学普及。

尤其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让中小学生聆听或者观看医圣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华佗发明麻沸散等历史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和演示,让广大青少年感知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名家大医救死扶伤、拯济天下苍生的医德厚重,从而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播种下中医药文化代代相传的种子、源远流长的基因。

坚持守正创新,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下功夫从娃娃抓起。对此,我们应该具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樊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