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 咱河南这11个地儿可当标杆
2020年,河南省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2%、一产增加值5353.74亿元、从龙头企业直接收入中返还农户收益7000余万元……11月24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河南省发改委获悉,近年来,河南省通过引导各地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注重多模式融合、多类型示范,先后有汝州、内黄等11个农村产业园区被认定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造了一批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和平台载体,积极探索符合河南特点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成效
2020年河南省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2%
记者了解到,河南省通过园区的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全省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逐步形成立足资源优势,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为支撑,“点、线、面”结合,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
2020年,河南省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2%,一产增加值5353.74亿元,同比增长2.2%。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714家,营业收入1.18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4.4%,稳居全省第一支柱产业。
十大优势特色农业产值为4994亿元、占一产比重的58.5%,培育了双汇、牧原、三全、思念等一批“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河南农业品牌,打造了新乡小麦、信阳毛尖、正阳花生、泌阳夏南牛等具有鲜明河南特色的区域公用品牌,涌现出了好想你、白象、南街村等一批企业“知名品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省在抓实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各示范园复工复产,其中,前两批认定的11个示范园疫情期间共吸纳农民工就业岗位超过15万个,2020年3月复工复产率就超过了90%。
在做好稳产保供方面,镇平示范园想念集团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疫情期间每天向全国市场供应面条、面粉1800余吨,“河南烩面”驰援“武汉热干面”的温暖画面强势“刷屏”。
做法
规划、创新、龙头企业带动等多管齐下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创建成果,离不开优化规划、业态创新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等多方合力。
如禹州示范园以禹神快速通道为产城融合发展轴,以中心城区和神垕古镇为两个带动发展核心,集生态循环农业、钧瓷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中医药康养“四大特色组团”于一体,构建“一轴两核多组团”的建设格局,推进产城、产镇、产村融合,带动示范园整体提质、增效、升级。
同时也推动各地因地制宜选择优势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现代民宿、乡村旅游、养生健康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产业融合发展新的增长极。
如平舆县示范园立足中国白芝麻原产地品牌优势,把白芝麻产业列入县域经济的“五大产业”,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高产芝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辐射周边种植面积逾2万亩,亩均综合效益超过5000元。陕州示范园立足园区“二仙坡苹果”优势特色产业基础,建立苹果期货交割仓库,发挥“地坑院”特色民居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
此外,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带动能力也不可小觑,通过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以保底分红、就业带动、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如上蔡示范园以状元红温泉度假酒店为依托,支持村级集体组织以农林水利设施等资产要素参与发展,带动周边乡村2500人就业,核心园区农民年均收入比所在县区高出40%,实现了经营企业、村集体、农民多方共赢。邓州示范园利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技术支持模式,带动养殖、种植农户、贫困户2万余户,通过“合同保底价收购+二次分配”、农民参股分红等方式,从龙头企业直接收入中返还农户收益7000余万元,占企业盈利的19.5%。
展望
推广先进经验,增加就业岗位
未来,河南将继续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为契机,探索乡村特色化产业融合模式,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产业链条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主业强、百业兴、宜居宜业的乡村产业发展高地,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示范带动全省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具体举措方面,包括遴选一批先进典型,总结推广示范园的经验做法,同时保持园区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乡村产业聚集区等。
同时引导园区第二、第三产业向县城或驻地、重点乡镇等分散延伸,并增加园区就业岗位。
如结合示范园建设,增加后勤保洁、卫生防疫、护路护水等公益性岗位,积极安排就业困难、易返贫群众就业,同时鼓励示范园设立创业指导中心,将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开辟就业增收新空间。